图片
图片
王烈(1930— ),2017年被授予第三届“国医大师”称号。王烈擅长防治儿童哮喘病,创立“四个理论、五方、十四法、五种新药、六个制剂”,在病因、治则治法、治疗预防等方面形成了创新性理论体系和系列治疗方案,被国内同行公认并被纳入教材,作为适宜技术在全国推广。对白屈菜开展了系统研究,该药被纳入中药饮片名录并被载入国家药典。首创“哮咳”病名,被列入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诊疗指南。
导读“白屈菜”最早收录于明《救荒本草》一书,民间传其可“充饥,治痛,止泻”。关于“白屈菜”,医书典籍几无记载,可谓是“淡淡黄花无人识”。从20世纪60年代起王烈与白屈菜结下了不解之缘,他亲自上山采摘,研理务博,明识其生长习性、药用有效部位、应用剂量,其间为了明确白屈菜的药物用量,王烈竟效神农氏亲身试药,明“白屈菜”之用,创垂世金方。这一重大发现于1978年获得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,“白屈菜”这味止咳良药分别载入1977版和2020版《中国药典》。
白屈菜是王烈用来止咳的主药,为罂粟科白屈菜属植物白屈菜的带花全草,别称土黄连、牛金花、八步紧、断肠草、山西瓜等。最早记载于明代《救荒本草》。民间用来治疗腹痛、疮毒等。
王烈于1969年将其用于临床,在用其治疗一个既腹泻又咳嗽的患儿时,腹泻未好,咳嗽先愈,从而开始研究其止咳作用,在后来的百日咳流行年代,白屈菜发挥了非常好的止咳之功,挽救了许多孩子的生命,又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应用于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腹痛、腹泻等疾病的治疗,亦获良效。
其性味苦辛微温,有毒,归肺、脾经。功效:镇咳祛痰,平喘,止痛,利尿解毒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能抑制各种平滑肌痉挛和镇静、镇痛、催眠、减慢心率、祛痰、平喘、降低血压、抗菌、抗癌、抗炎,止咳作用强。
临床可以适用于症见咳嗽的患儿,应注意有留痰、便干之弊,故宜与化痰药、通腑药合用。临证与百部为伍,治百日咳;与清半夏为伍,治寒性咳嗽;与瓜蒌为伍,治热性咳嗽;与地龙为伍,治哮喘;与白芍为伍,治腹痛;与白术为伍,治腹泻。例方:白屈菜、挂金灯、黄芩、地龙、枇杷叶、清半夏、侧柏叶,治咳嗽变异性哮喘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门户平台,股票配资资讯平台,十大配资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